岩土工程工艺工法:监测工作布置原则有哪些?
- 发布时间:2018-01-25
- 发布者: 百度文库
- 来源: 百度文库
- 阅读量:
监测点、线的布置应根据研究区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条件、岩土性状和工程要求而确定。
1、在平原及地质条件简单的地区,监测点可布成方格网状,监测线应平行或垂直地下水流向布置,间距不宜大于40m。
2、在狭窄地区,当无地表水体时,监测点可按三角形布置;当有地表水体时,监测线应垂直地表水体的岸边线布置。
3、在水位变化大的地段、上层滞水或裂隙水聚集的地段应布置监测点。但赋有多层含水层存在时,必要时可分层设置监测孔,以了解不同含水层的水位、水质、水压、水温及其联系情况。
4、在滑坡、岸边地段,应在坝肩、坝基、坝的上下游和滑动带设置观测点。对于基坑,可在垂直基坑长边布置监测线。
5、监测点的间距视地下水的梯度或地形坡度的大小及离地表水体的远近而确定,当地下水流梯度大(或地形坡度大)或靠近地表水体时,间距可小些,否则可大些,但不宜超过400m。
6、监测孔深度应达到可能较低水位或基础施工较大降深1m处。
1、在平原及地质条件简单的地区,监测点可布成方格网状,监测线应平行或垂直地下水流向布置,间距不宜大于40m。
2、在狭窄地区,当无地表水体时,监测点可按三角形布置;当有地表水体时,监测线应垂直地表水体的岸边线布置。
3、在水位变化大的地段、上层滞水或裂隙水聚集的地段应布置监测点。但赋有多层含水层存在时,必要时可分层设置监测孔,以了解不同含水层的水位、水质、水压、水温及其联系情况。
4、在滑坡、岸边地段,应在坝肩、坝基、坝的上下游和滑动带设置观测点。对于基坑,可在垂直基坑长边布置监测线。
5、监测点的间距视地下水的梯度或地形坡度的大小及离地表水体的远近而确定,当地下水流梯度大(或地形坡度大)或靠近地表水体时,间距可小些,否则可大些,但不宜超过400m。
6、监测孔深度应达到可能较低水位或基础施工较大降深1m处。